當前位置:首頁>今日臨河>政務動態
日期:2020-12-22 來源:巴彥淖爾日報 錄入:web

舉辦專題講座

送文化下鄉

文藝匯演豐富群眾生活
□本報通訊員 劉歡 文/圖
為鄉鎮文化站購置圖書、為社區居民呈上“文藝大餐”、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……如今,臨河區各鄉鎮、街道辦事處文化陣地設施健全,遍布城鄉的文化隊伍、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,一顆顆文化的種子已植根、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,開出遍地精神之花。
自2019年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來,臨河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始終著眼于打通宣傳、教育、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組建志愿服務小分隊,建設鄉鎮文化站小舞臺,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送文化下鄉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、舉辦書畫展,形成了“固定+流動”“室內+戶外”“線上+線下”的陣地建設模式。
讓人人成為文明實踐參與者
新時代文明實踐,既是為了群眾,也要依靠群眾。臨河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,通過志愿服務等形式,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文明實踐參與者。
今年,臨河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及時制定完善了文化志愿者招募辦法,結合文藝文化工作特點,組建起了文化文藝志愿者小分隊、書法美術志愿者小分隊、傳統文化國學講座小分隊、非遺展覽展示小分隊、廣場舞志愿服務小分隊等五個小分隊,招募志愿者1948人。
各鄉鎮也積極行動,根據各自實際組建隊伍,陸續開展了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,持續加強文化志愿者的分級分類管理,為開展不同類別的文藝文化志愿者服務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群眾在哪里 宣講就到哪里
推動黨的創新理論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,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首要任務之一。聚焦首要任務,臨河區各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以“新時代文明實踐”為主題,運用貼近實際、貼近群眾的方式,分別深入狼山鎮、城關鎮以及先鋒街道辦事處、金川街道辦事處等地,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送文化下鄉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,把服務“送”到村民家門口。
同時,五個志愿小分隊分別在臨河區各鄉鎮進行下鄉演出、宣傳等,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2次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志愿小分隊還開展了“最美好家風,凝聚抗疫正能量”線上講座,通過微信公眾號、抖音、快手等形式,開展線上視頻教學,在微信群、公眾號中多次推送,讓農民在家跟著視頻學、唱、跳、表演,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,提升群眾綜合文化素質。
激活文明實踐“源頭活水”
新時代文明實踐,不是另起爐灶,而是盤活存量,做優增量。各地堅持激活、整合、下沉、共享,把各個條塊中的資源整合起來,根據文明實踐活動需要和群眾需求再配置、再優化,激活文明實踐的“源頭活水”。
“如今,我們日子過得挺好的,不愁吃、不愁穿,就是文化生活還需要豐富,非常感謝你們送圖書下鄉,這些書很實用,F在正好農閑,我們有空就能去書屋看看書,學點兒科學種植的好方法!崩巧芥偧t光村村民們高興地說。通過為紅光村草原書屋送書,不僅豐富了草原書屋的藏書,也為當地村民送去了精神食糧,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,活動受到了當地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。
針對部分鄉鎮文化站站舍面積不足、文體設施簡陋、藏書量不足等情況,今年5月份,臨河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在鄉鎮投資30多萬元完善基礎設施,建設小舞臺,并購置17萬元的圖書,配送到相關文化站,進一步豐富文化站(室)的藏書數量,更好地服務群眾。
同時,為進一步滿足廣大群眾健康需求,臨河區文化旅游體育局還整合廣場舞隊伍,組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舞志愿服務小分隊,通過開展“走進新時代,健康舞起來”線上廣場舞大賽以及線上廣場舞培訓,進一步豐富全區群眾文化生活。
下一步,臨河區將繼續組織文藝文化志愿服務隊開展豐富多彩、貼近群眾生活、展現文明新風的各類活動,不斷提升群眾文藝、文化發展水平,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文化志愿服務遍布城鄉。